暴趣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古典音乐鉴赏

古典音乐鉴赏

来源:暴趣科技网
古典音乐鉴赏

——贝多芬《田园交响曲》

这是我第一次选修“古典音乐鉴赏”这一门课。选择这门课是因为我认为古典乐不同于现今的流行音乐,它能带动人类内心最深处的情感。并且,古典音乐经历过了时间的洗涤,变得更加耐听。古典音乐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是因为它经过了作曲家细腻的雕琢,在每一首曲子中都融入了丰富而细腻的情感,每一部作品都有着情感的起伏变化,会带着聆听者体验不同的感情,进入另类的世界。

这一次的“古典音乐鉴赏”课程中,幸运的是,我不止学会了聆听交响乐,而且通过简单的课堂练习增加了自己的音乐素养。我们了解了简单的几个音符如何制造出美妙的音乐,我们第一次尝试着唱出自己的旋律,我们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音乐或让大家与我们一同感受不同乐器带来的美妙的听觉效果。

我们在课堂中几乎听遍了所有古典音乐经典之作。回顾这些作品,我第一个想起的便是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遭遇坎坷,但他很少在作品中表现悲愁与感伤的情思,他的音乐中有的常是孤傲的斗争、爆发的悲壮与巨大的热情和自信,故总能激起听众的激情和斗志,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然而,这部作品中表现出的不是贝多芬在命运的捉弄面前的顽固的反抗和慷慨激昂的斗志。与他《命运交响曲》、《英雄交响曲》等截然不同的这样一个温和的曲风下,潜藏的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对立,一种“与自然融合”或“与自然对话”的张力。我想贝多芬在写《田园》时,对自己这样坎坷的命运早已不再抱怨些什么,对于他来说,他希望自己的生活像田园间跳动的音符,欢快、生机勃勃。

一般来说,古典的流派的作曲家是不会直接命名曲目的。而这首第六交响曲“田园”是贝多芬自己命的名。因此可知,这首交响乐如同其名,与田园主题密不可分。的确,在这首曲子中虽然没有具体用音符描述各种田园对象,我们透过音乐感受到了田园风光。

“田园交响曲”分为五个乐章,分别为初到乡村的愉快感受、溪畔小景、乡民欢乐的聚会、暴风雨、暴风雨过后的愉快情绪。

田园交响曲第一乐章一开始以第一小提琴演奏、竖笛、双簧管、乐团逐渐加强音量到达一个高峰,接着是长笛,这样子的乐曲风格,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田园风光。有种刚走进乡村时的释怀与愉悦;在第二乐章中音乐节奏忽然加快,旋律中有一种美丽的忧伤情绪,仿佛是我置身在河边久久沉思的心境。贝多芬在这里用长笛、双簧管和单簧管来模仿描绘鸟儿的歌唱,其轻盈的声音会使人立即联想到可爱的小鸟和美丽的大自然风光。第四乐章狂风暴雨,是田园交响曲“很不田园”的部份,也说明了田园交响曲并不是一首白描田园风光的标题音乐。贝多芬固然以优美的第二乐章与轻快的第三乐章充分表达田园式的心境,但第四乐章呈现的是“人”与“自然”因为风暴而产生的对立,充分显示隐藏在贝多芬田园风格下的心灵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对话;第五乐章重新回到温和的曲风,在这里,贝多芬一开始呈现出极为单纯的愉悦乐念。

当你真正沉浸在音乐中时,你会忘掉世俗中一切繁杂的事,尽情的畅游在音乐中。于是,透过整首田园交响曲从第一乐章到第五乐章之整体结构,我认为贝多芬之所以会写下田园交响曲,不只是为了自己,为了田园,还应该为了那些在歧路口彷徨的人,在奢华地浪费自己生命的人等等,他希望他们能从中得到教训吧!

音乐的欣赏过程是体味创作者情感的过程,从而达到人与音乐的共鸣。随着人们精神需求的增加,音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生活的调和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音乐的意义所在。不管是心情低落、烦躁或者快乐、激情澎湃,我们总能在千变万化的古典乐中找到适合自己心情的曲调。

通过上了古典音乐鉴赏课,我才知道原来无论是什么音乐都能让我们的生活活的多姿多彩。音乐让我的生活丰富多彩,让她帮我排解忧愁烦恼,给我快乐温馨,和我一同走过人生之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