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创建和谐寺院”及“弘扬爱国爱教传统 共建和谐清苑”
主题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 一、活动背景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看到了寺院、庙宇等宗教场所重新获得了人们的关注,成为人们信仰、文化、旅游及社交等多方面需求的顶尖场所。这些场所除了是宗教信仰的象征外,更具有仪式意义,传统意义,历史、文化和社会作用,是中国灵魂的真正来源之一。因此,尊重和倡导宗教信仰,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和支持。
为进一步弘扬衡水市爱国爱教传统文化,践行“教徒有信、寺庙有管理、宗教有文化”的宗旨,更好地发挥寺庙在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人文交流等方面的作用,我市决定开展“创建和谐寺院,共建和谐清苑”主题教育活动。
二、活动目标
通过本次宗教主题教育活动,市民可以更好地了解寺庙的意义,学习宗教信仰文化,让民众通过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更好地体验文化、社会和人文的价值和智慧。为此,本次活动的目标如下:
1、加强爱国爱教理念教育,推动寺庙文化走向和谐;
2、促进寺院场所的文化建设,提升寺院在家乡文化生活中的地位;
3、倡导生态文明理念,加强寺庙环境卫生整治;
4、明确管理要求,规范寺庙场所管理,提高信仰环境质量;
5、提升寺庙场所文化内涵,加强寺庙建筑、文物等保护。
三、活动实施
1、启动仪式:由有关领导举行开幕仪式,宣布活动正式启动。本活动采用网上宣传、通知发放、面对面劝说等形式引导、宣传、鼓励寺庙、佛教团体及信徒参与本次活动。广泛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宣传本次活动的宗旨、目标及要求,引导信众加入到新时代爱国爱教志愿行动中。
2、积极参与的寺庙评定:在活动开展前,先由宗教团体或寺庙报名参加。组织专家组对报名单位进行考察、评审。初定10家寺庙为积极参与寺庙。寺庙将得到市宗教界联合会授予的荣誉称号及奖励。
3、活动常规化工作
(1)加强寺庙卫生清洁工作,定期对寺庙进行打扫、除尘消毒和垃圾清理。重在宣传和鼓励信众积极参与,充分发挥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规范管理工作。加强寺庙场所的管理工作,加强考试监管,严禁盗、毁文物古迹行为,大力营造持续和谐的宗教环境。
(3)加强寺庙文化建设。鼓励寺庙进行宗教文化建设及维修,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发掘寺庙背后的故事,让民众从中领略历史文化的积淀。
(4)促进寺庙与社会间的联系。鼓励寺庙加强与群众的联系,组织一些文化活动,让民众了解寺庙、了解信仰,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爱国精神和集体观念。
4、总结表彰:随着活动的开展,市宗教界联合会还将组织开展成果评价工作,公布各寺庙在本活动中的表现和实际成果,对于各寺庙发挥的优秀成果,给予予以表彰和奖励,并举行闭幕式。
通过开展“创建和谐寺院,共建和谐清苑”主题教育活动,将有需要的人招募到需要的地方,从而实现大众浸润的目的,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下去。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开启新时代爱国爱教志愿行动,创造更和谐的清苑,让寺庙成为和谐的桥梁,传承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