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趣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检测题》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检测题》含答案

来源:暴趣科技网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测试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4的平方根是( ) A. 2

B. 16

2 C. ±

D. ±

2

2.下列各数:3.1415926,﹣

1131,27,π,4.217,2,2.1010010001…(相邻两个1之间依次增加172个0)中,无理数有(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a2•a2=2a2

B. a2+a2=a4

C. (﹣a2)2=a4

D. (a+1)2=a2+1

4.今天数学课上,老师讲了单项式乘多项式,放学回到家,小明拿出课堂笔记复习,发现一道题:-3xy(4y-2x-1)=-12xy2+6x2y+□,□的地方被钢笔水弄污了,你认为□内应填写( ) A. 3xy

B. -3xy

C. -1

D. 1

5.下列各式:①(x-2y)(2y+x);②(x-2y)(-x-2y);③(-x-2y)(x+2y);④(x-2y)(-x+2y).其中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6.若(2x﹣y)2+M=4x2+y2,则整式M为( ) A. ﹣4xy

B. 2xy

C. ﹣2xy

D. 4xy

7.若4x2+kxy+9y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的值是( ) A. 12

B. 72

C. ±36

D. ±12

8.下列等式从左到右的变形,属于因式分解的是( ) A. a(x-y)=ax-ay C. (x+1)(x+3)=x2+4x+3

9.下列命题是真命题是( )

A. 如果一个数的相反数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0 B. 如果一个数的倒数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1 C.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0 D. 如果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0

B. x2+2x+1=x(x+2)+1 D. x3-x=x(x+1)(x-1)

10. 如图,已知AE=CF,∠AFD=∠CEB,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DF≌△CBE的是

A ∠A=∠C B. AD=CB C. BE=DF D. AD∥BC

11.如图,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能得出AOBAOB的依据是( )

A. SAS B. SSS C. ASA D. AAS

12.如图,在Rt△ABC中,∠ACB=90°,若△ACD的周长为50,DE为AB的垂直平分线,则AC+BC=( )

A. 25cm B. 45cm

是( )

C. 50cm D. 55cm

13.下列几组数中,为勾股数A. 4,5,6 C. 7,24,25

B. 12,16,18

14.一辆装满货物,宽为2.4米的卡车,欲通过如图的隧道,则卡车的外形高必须低于( )

A. 4.1米 B. 4.0米

15.如图,在第1个△A1BC中,∠B=30°,A1B=CB;在边A1B上任取一点D,延长CA1到A2,使A1A2=A1D,得到第2个△A1A2D;在边A2D上任取一点E,延长A1A2到A3,使A2A3=A2E,得到第3个△A2A3E,…按此做法继续下去,则第n个三角形中以An为顶点的底角度数是( )

的D. 0.8,1.5,1.7 C. 3.9米

D. 3.8米

1n

)•75° 21C. ()n﹣1•75°

2A. (1n﹣1

)•65° 21D. ()n•85°

2B. (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6.若x2,则3x=______.

17.若2x=3,4y=5,则2x﹣2y+1的值为_____.

18.把命题”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6°,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的度数为 .

20.三条公路将A、B、C三个村庄连成一个如图的三角形区域,如果在这个区域内修建一个集贸市场,要使集贸市场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那么这个集贸市场应建的位置是_____.

21.小亮是位足球爱好者,某次在练习罚点球时,他在10分钟之间罚球20次,共罚进15次,则小亮点罚进的频数是____________. 频率是____________.

22.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__________; 23.若代数式x2+6x+8可化为(x+h)2+k的形式,则h=_____,k=_____.

24.如图,在一根长90cm的灯管上,缠满了彩色丝带,已知可近似地将灯管看作圆柱体,且底面周长为4cm,彩色丝带均匀地缠绕了30圈,则彩色丝带的总长度为__.

25.已知: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4,AD=6.延长BC到点E,使CE=2,连接DE,动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BC﹣CD﹣DA向终点A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当t的值为_____秒时,△ABP和△DCE全等.

三.解答题(共8小题)

26.计算:382232019.

2027.计算:(x+3)(x﹣4)﹣x(x+2)﹣5 28.因式分解:

(1)﹣2x2﹣8y2+8xy; (2)(p+q)2﹣(p﹣q)2

29.先化简,再求值:[(x﹣2y)2﹣(x+y)(x﹣y)+5xy]÷y,其中x=﹣2,y=1.

30.如图所示,小刚想知道学校的旗杆有多高,他发现旗杆上的绳子垂到地面还多了0.8m,当他把绳子下端拉开4m后,发现下端刚好接触地面,小刚算了算就知道了旗杆的高度.你知道他是怎样算出来的吗?

31.如图,在△ABC中,∠A=30°,∠B=60°

(1)作∠B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作AB的中点E(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必写作法和证明);

(2)连接DE,求证:△ADE≌△BDE.

32.”安全教育平台”是中国教育学会为方便学长和学生参与安全知识活动、接受安全提醒的一种应用软件.某校为了了解家长和学生参与”防溺水教育”的情况,在本校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作调查,把收集的数据分为以下4类情形:A.仅学生自己参与;B.家长和学生一起参与; C.仅家长自己参与; D.家长和学生都未参与.

请根据图中提供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在这次抽样调查中,共调查了________名学生;

(2)补全条形统计图,并在扇形统计图中计算C类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3)根据抽样调查结果,估计该校2000名学生中”家长和学生都未参与”的人数.

33.问题情境:如图①,在直角三角形ABC中,∠BAC=90∘,AD⊥BC于点D,可知:∠BAD=∠C(不需要证明); (1)特例探究:如图②,∠MAN=90∘,射线AE在这个角的内部,点B.C在∠MAN的边AM、AN上,且AB=AC,CF⊥AE于点F,BD⊥AE于点D.证明:△ABD≌△CAF;

(2)归纳证明:如图③,点B,C在∠MAN的边AM、AN上,点E,F在∠MAN内部的射线AD上,∠1、∠2分别是△ABE、△CAF的外角.已知AB=AC,∠1=∠2=∠BAC.求证:△ABE≌△CAF;

(3)拓展应用:如图④,在△ABC中,AB=AC,AB>BC.点D在边BC上,CD=2BD,点E.F在线段AD上,∠1=∠2=∠BAC.若△ABC的面积为18,求△ACF与△BDE的面积之和是多少?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4的平方根是( ) A. 2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平方根的概念: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 ,那么这个数x叫做a的平方根,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B. 16

2 C. ±

D. ±

2

(2)24 ,

∴4的平方根是2 ,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方根的概念,掌握平方根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2.下列各数:3.1415926,﹣

1131,27,π,4.217,2,2.1010010001…(相邻两个1之间依次增加172个0)中,无理数有( ) A. 4个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无理数的定义逐个判断即可. 【详解】解:无理数有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无理数的定义,属于基础题型,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无理数的三种主要形式:①开方开不尽的数;②无限不循环的小数;③含有π的数.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a2•a2=2a2 【答案】C 【解析】

【详解】解:A. a2a2a4.故错误;

B. a2+a2=a4

C. (﹣a2)2=a4

D. (a+1)2=a2+1

B. 3个

C. 2个

D. 1个

1π,2,2.1010010001…(相邻两个1之间依次增加1个0),共3个, 2B.a2a22a2. 故错误; C.正确;

D.a1a22a1.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相乘;幂的乘方,以及完全平方公式的计算,掌握运算法则正确计算是解题关键.

4.今天数学课上,老师讲了单项式乘多项式,放学回到家,小明拿出课堂笔记复习,发现一道题:-3xy(4y-2x-1)=-12xy2+6x2y+□,□的地方被钢笔水弄污了,你认为□内应填写( ) A. 3xy 【答案】A 【解析】

【详解】解:∵左边=-3xy(4y-2x-1)=-12xy2+6x2y+3xy 右边=-12xy2+6x2y+□, ∴□内上应填写3xy 故选:A.

5.下列各式:①(x-2y)(2y+x);②(x-2y)(-x-2y);③(-x-2y)(x+2y);④(x-2y)(-x+2y).其中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 A. ①②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将4个算式进行变形,看那个算式符合(a+b)(a﹣b)的形式,由此即可得出结论. 解:①(x﹣2y)(2y+x)=(x﹣2y)(x+2y)=x2﹣4y2; ②(x﹣2y)(﹣x﹣2y)=﹣(x﹣2y)(x+2y)=4y2﹣x2; ③(﹣x﹣2y)(x+2y)=﹣(x+2y)(x+2y)=﹣(x+2y)2; ④(x﹣2y)(﹣x+2y)=﹣(x﹣2y)(x﹣2y)=﹣(x﹣2y)2; ∴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①②.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解题的关键是将四个算式进行变形,再与平方差公式进行比对.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牢记平分差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6.若(2x﹣y)2+M=4x2+y2,则整式M为( )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B. -3xy

C. -1

D. 1

2A. ﹣4xy 【答案】D 【解析】 【分析】

B. 2xy C. ﹣2xy D. 4xy

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即可解答.

【详解】解:因为(2x﹣y)2+M=4x2+y2,(2x﹣y)2+4xy=4x2+y2, 所以M=4xy,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完全平方公式,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完全平方公式的概念: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再加上(或减去)它们积的2倍.

7.若4x2+kxy+9y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的值是( ) A. 12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可知,这里首末两项是2x和3y的平方,那么中间项为加上或减去2x和3y的乘积的2倍. 【详解】解:∵4x2+kxy+9y2是完全平方式, ∴kxy=±2×2x•3y, 解得k=±12.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完全平方公式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能够理解并灵活应用完全平方公式. 8.下列等式从左到右的变形,属于因式分解的是( ) A. a(x-y)=ax-ay C. (x+1)(x+3)=x2+4x+3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因式分解的定义: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分解因式,又叫做因式分解,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因式分解的定义: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叫做分解因式,又叫做因式分解,由此判断A、B、C仍是多项式的和或差,只有D选项符合因式分解的定义.

B. x2+2x+1=x(x+2)+1 D. x3-x=x(x+1)(x-1)

B. 72

C. ±36

D. ±12

【点睛】本题考查因式分解的定义,熟练理解因式分解的定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9.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 如果一个数的相反数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0 B. 如果一个数的倒数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1 C.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0 D. 如果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0 【答案】A 【解析】 【分析】

1;平方等于它本身的数为1和0;算术平方根等于根据相反数是它本身的数为0;倒数等于这个数本身是±本身的数为1和0进行分析即可.

【详解】A、如果一个数的相反数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0,是真命题; B、如果一个数的倒数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1,是假命题; C、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0,是假命题; D、如果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0,是假命题; 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关键是掌握正确的命题为真命题,错误的命题为假命题. 10. 如图,已知AE=CF,∠AFD=∠CEB,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DF≌△CBE的是

A. ∠A=∠C 【答案】B 【解析】

B. AD=CB C. BE=DF D. AD∥BC

试题分析:∵AE=CF,∴AE+EF=CF+EF.∴AF=CE.

ACA.∵在△ADF和△CBE中,{AFCE,∴△ADF≌△CBE(ASA),正确,故本选项错误.

AFDCEBB.根据AD=CB,AF=CE,∠AFD=∠CEB不能推出△ADF≌△CBE,错误,故本选项正确.

AFCEC.∵在△ADF和△CBE中,{AFDCEB,∴△ADF≌△CBE(SAS),正确,故本选项错误.

DFBED.∵AD∥BC,∴∠A=∠C.由A选项可知,△ADF≌△CBE(ASA),正确,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

11.如图,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能得出AOBAOB的依据是( )

A. SAS 【答案】B 【解析】 【分析】

B. SSS C. ASA D. AAS

我们可以通过其作图的步骤来进行分析,作图时满足了三条边对应相等,于是我们可以判定是运用SSS,答案可得.

【详解】解:作图的步骤:

①以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OB于点C、D;

②任意作一点O,作射线OA,以O为圆心,OC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C; ③以C为圆心,CD长为半径画弧,交前弧于点D; ④过点D作射线OB.

B就是与AOB相等的角; 所以AO在OCD与△OCD,OCOC,ODOD,CDCD, OCD△OCD(SSS), AOBAOB,

显然运用的判定方法是SSS.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由全等得到角相等是用的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如图,在Rt△ABC中,∠ACB=90°,若△ACD的周长为50,DE为AB的垂直平分线,则AC+BC=( )

A. 25cm 【答案】C 【解析】 【分析】

B. 45cm C. 50cm D. 55cm

由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求得AD=BD,则△ACD的周长可化为AC+CD+BD,即AC+BC,可求得答案. 【详解】解:∵DE为AB的垂直平分线, ∴AD=BD,

∴AC+CD+AD=AC+CD+BD=AC+BC=50,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线段垂直平分线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13.下列几组数中,为勾股数的是( ) A. 4,5,6 C. 7,24,25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勾股数的定义:满足a2b2=c2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解答即可. 【详解】解:A、42+52≠62,不是勾股数; B、122+162≠182,不是勾股数; C、72+242=252,是勾股数;

D、0.82+1.52=1.72,但不是正整数,不是勾股数. 故选:C.

的B. 12,16,18 D. 0.8,1.5,1.7

【点睛】本题考查勾股数,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勾股数的定义,特别注意这三个数除了要满足a2b2=c2,还要是正整数.

14.一辆装满货物,宽为2.4米的卡车,欲通过如图的隧道,则卡车的外形高必须低于( )

A. 4.1米 【答案】A 【解析】 【分析】

B. 4.0米 C. 3.9米 D. 3.8米

根据题意欲通过如图的隧道,只要比较距厂门中线1.2米处的高度比车高即可,根据勾股定理得出CD的长,进而得出CH的长,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车宽2.4米,

欲通过如图的隧道,只要比较距厂门中线1.2米处的高度与车高,

在Rt△OCD中,由勾股定理可得:

CDOC2OD2221.221.6(m), CHCDDH1.62.54.1米,

卡车的外形高必须低于4.1米.

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的应用,根据题意得出CD的长是解题关键.

15.如图,在第1个△A1BC中,∠B=30°,A1B=CB;在边A1B上任取一点D,延长CA1到A2,使A1A2=A1D,得到第2个△A1A2D;在边A2D上任取一点E,延长A1A2到A3,使A2A3=A2E,得到第3个△A2A3E,…按此做法继续下去,则第n个三角形中以An为顶点的底角度数是( )

1n

)•75° 21C. ()n﹣1•75°

2A. (【答案】C 【解析】 【分析】

1n﹣1

)•65° 21D. ()n•85°

2B. (

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A1C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别求出∠DA2A1,∠EA3A2及∠FA4A3的度数,找出规律即可得出第n个三角形中以An为顶点的底角度数. 【详解】解:∵在△CBA1中,∠B=30°,A1B=CB, ∴∠BA1C=

180B=75°, 211∠BA1C=×75°; 22∵A1A2=A1D,∠BA1C是△A1A2D外角, ∴∠DA2A1=同理可得, ∠EA3A2=(

121)×75°,∠FA4A3=()3×75°, 221﹣

∴第n个三角形中以An为顶点的底角度数是()n1×75°.

2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这两个性质求出∠DA2A1,∠EA3A2及∠FA4A3的度数,探索其规律.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6.若x2,则3x=______. 2 【答案】±【解析】

8,所以3x=38 =2或3x=382 ,所以3x=±2. 由x2可得x=±

17.若2x=3,4y=5,则2x﹣2y+1的值为_____. 【答案】【解析】 【分析】

直接利用同底数幂的乘除运算法则将原式变形进而计算即可. 详解】解:∵2x=3,4y=22y=5, ∴2x﹣2y+1 =2x÷22y×2 =3÷5×2 =

的6 56. 5故答案为:

6. 5【点睛】本题考查同底数幂的乘、除法法则,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理解:一个幂的指数是相加(或相减)的形式,那么可以分解为同底数幂相乘(或相除)的形式.

18.把命题”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直线,那么这两直线互相平行” 【解析】 【分析】

命题题设为: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结论为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详解】”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故答案为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19.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6°,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的度数为 . 【答案】63°或27°. 【解析】

试题分析:等腰三角形分锐角和钝角两种情况,求出每种情况的顶角的度数,再利用等边对等角的性质(两底角相等)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底角的度数: 有两种情况;

(1)如图当△ABC是锐角三角形时,BD⊥AC于D,则∠ADB=90°, ∵∠ABD=36°,∴∠A=90°-36°=54°. ∵AB=AC,∴∠ABC=∠C=

1×(180°-54°)=63°. 2

(2)如图 当△EFG是钝角三角形时,FH⊥EG于H,则∠FHE=90°, ∵∠HFE=36°,∴∠HEF=90°-36°=54°,∴∠FEG=180°-54°=126°. ∵EF=EG,∴∠EFG=∠G=

1×(180°-126°),=27°. 2

考点: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类思想的应用.

20.三条公路将A、B、C三个村庄连成一个如图的三角形区域,如果在这个区域内修建一个集贸市场,要使集贸市场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那么这个集贸市场应建的位置是_____.

【答案】∠A、∠B、∠C的角平分线的交点处 【解析】 【分析】

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解答即可.

【详解】解:在这个区域内修建一个集贸市场,要使集贸市场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 根据角平分线性质,集贸市场应建在∠A、∠B、∠C的角平分线的交点处. 故答案为:∠A、∠B、∠C的角平分线的交点处.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交点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交点的性质.

21.小亮是位足球爱好者,某次在练习罚点球时,他在10分钟之间罚球20次,共罚进15次,则小亮点罚进的频数是____________. 频率是____________. 【答案】 (1). 15 (2). 0.75 【解析】

根据频数的定义,知小亮点球罚进的频数为15,罚球的总数为20,根据频率=频数÷总数可得频率为

15=0.75. 20故答案为15;0.75.

22.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__________; 【答案】25或7 【解析】

的试题解析:①长为3的边是直角边,长为4的边是斜边时: 第三边长的平方为:42327;②长为3、4的边都是直角边时: 第三边长的平方为:423225. 综上,第三边长的平方为:25或7. 故答案为25或7.

23.若代数式x2+6x+8可化为(x+h)2+k的形式,则h=_____,k=_____. 【答案】 (1). 3, (2). ﹣1. 【解析】 【分析】

二次项系数为1,则常数项是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即可求解. 【详解】解:x2+6x+8=x2+6x+9﹣1=(x+3)2﹣1, 则h=3,k=﹣1. 故答案为:3,﹣1.

【点睛】本题考查配方法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配方的方法和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

24.如图,在一根长90cm的灯管上,缠满了彩色丝带,已知可近似地将灯管看作圆柱体,且底面周长为4cm,彩色丝带均匀地缠绕了30圈,则彩色丝带的总长度为__.

【答案】150cm 【解析】

试题解析:如图,彩色丝带的总长度为9021202=150cm.

25.已知: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4,AD=6.延长BC到点E,使CE=2,连接DE,动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BC﹣CD﹣DA向终点A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当t的值为_____秒时,△ABP和△DCE全等.

【答案】1或7

【解析】 【分析】

分点P在线段BC上和点P在线段AD上两种情况解答即可. 【详解】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则BP=2t, 当点P在线段BC上时, ∵四边形ABCD为长方形, ∴AB=CD,∠B=∠DCE=90°, 此时有△ABP≌△DCE, ∴BP=CE,即2t=2,解得t=1; 当点P在线段AD上时, ∵AB=4,AD=6, ∴BC=6,CD=4,

∴AP=BC+CD+DA=6+4+6=16, ∴AP=16-2t,

此时有△ABP≌△CDE,

∴AP=CE,即16-2t=2,解得t=7;

综上可知当t为1秒或7秒时,△ABP和△CDE全等. 故答案为1或7.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判定三角形全等方法有:ASA、SAS、AAS、SSS、HL.解决本题时注意分情况讨论,不要漏解.

三.解答题(共8小题)

26.计算:382232019.

20【答案】24 【解析】 【分析】

根据实数运算的法则化简计算即可. 【详解】解:原式=22231 =﹣24

【点睛】本题考查实数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实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先算乘方、开方,再算乘除,

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同级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 27.计算:(x+3)(x﹣4)﹣x(x+2)﹣5 【答案】﹣3x﹣17. 【解析】 分析】

先根据整式的乘法法则算乘法,再合并同类项即可. 【详解】解:原式=x24x3x-12-x2-2x-5 =3x-17.

【28.因式分解:

(1)﹣2x2﹣8y2+8xy; (2)(p+q)2﹣(p﹣q)2 【答案】(1)2【解析】 【分析】

2【点睛】本题考查整式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混合运算顺序以及相关运算法则.

(2)4pq x2y;

(1)先提取公因数﹣2,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分解即可; (2)先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分解,再对括号内的式子进行合并即可. 【详解】解:(1)原式=2x4y-4xy =2x-2y

(2)原式=pqpqpqpq =4pq

【点睛】本题考查因式分解,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 29.先化简,再求值:[(x﹣2y)2﹣(x+y)(x﹣y)+5xy]÷y,其中x=﹣2,y=1. 【答案】5y+x,3. 【解析】 【分析】

原式中括号中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化简,去括号合并后利用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计算得到最简结果,把x与y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222【详解】解:原式=x4y4xy-xy5xyy =5yxyy =5yx,

222221时, 当x=-2,y=原式=52=3

【点睛】本题考查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正确化简原式. 30.如图所示,小刚想知道学校的旗杆有多高,他发现旗杆上的绳子垂到地面还多了0.8m,当他把绳子下端拉开4m后,发现下端刚好接触地面,小刚算了算就知道了旗杆的高度.你知道他是怎样算出来的吗?

【答案】旗杆的高度为9.6 m,见解析. 【解析】 【分析】

8米,由勾股定理得x242=x0.设旗杆高为x米,那么绳长为x0.8,解方程即可;

28米, 【详解】解:设旗杆高为x米,那么绳长为x0.由勾股定理得x242=x0.8,解得x=9.6. 答:旗杆的高度为9.6 m.

【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a2b2=c2.

31.如图,在△ABC中,∠A=30°,∠B=60°

(1)作∠B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作AB的中点E(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必写作法和证明);

(2)连接DE,求证:△ADE≌△BDE.

2

【答案】(1)作图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①以B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AB、BC于F、N,再以F、N为圆心,大于弧,两弧交于点M,过B、M作射线,交AC于D,线段BD就是∠B的平分线; ②分别以A、B为圆心,大于就是AB的中点;

(2)首先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BD的度数,从而得到∠ABD=∠A,根据等角对等边可得AD=BD,再加上条件AE=BE,即可利用SAS证明△ADE≌△BDE. 【详解】解:(1)作图如下:

1FN长为半径画21AB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X、Y,过X、Y作直线与AB交于点E,点E2

(2)证明:∵∠ABD=

1×60° =30°,∠A=30°2∴∠ABD=∠A.∴AD=BD 又∵AE=BE,

∴△ADE≌△BDE(SAS)

32.”安全教育平台”是中国教育学会为方便学长和学生参与安全知识活动、接受安全提醒的一种应用软件.某校为了了解家长和学生参与”防溺水教育”的情况,在本校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作调查,把收集的数据分为以下4类情形:A.仅学生自己参与;B.家长和学生一起参与; C.仅家长自己参与; D.家长和学生都未参与.

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在这次抽样调查中,共调查了________名学生;

(2)补全条形统计图,并在扇形统计图中计算C类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3)根据抽样调查结果,估计该校2000名学生中”家长和学生都未参与”的人数.

;(3)该校2000名【答案】(1)400;(2)补全条形图见解析;C类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54°学生中”家长和学生都未参与”有100人. 【解析】

分析:(1)根据A类别人数及其所占百分比可得总人数;

(2)总人数减去A、C、D三个类别人数求得B的人数即可补全条形图,再用360°乘以C类别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比例可得;

(3)用总人数乘以样本中D类别人数所占比例可得. 20%=400人; 详解:(1)本次调查的总人数为80÷(2)B类别人数为400-(80+60+20)=240, 补全条形图如下:

C类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360°×

60=54°; 40020=100人. 400(3)估计该校2000名学生中”家长和学生都未参与”的人数为2000×

点睛: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及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统计图中整理出进一步解题的信息.

33.问题情境:如图①,在直角三角形ABC中,∠BAC=90∘,AD⊥BC于点D,可知:∠BAD=∠C(不需要证明); (1)特例探究:如图②,∠MAN=90∘,射线AE在这个角的内部,点B.C在∠MAN的边AM、AN上,且AB=AC,CF⊥AE于点F,BD⊥AE于点D.证明:△ABD≌△CAF;

(2)归纳证明:如图③,点B,C在∠MAN的边AM、AN上,点E,F在∠MAN内部的射线AD上,∠1、∠2分别是△ABE、△CAF的外角.已知AB=AC,∠1=∠2=∠BAC.求证:△ABE≌△CAF;

(3)拓展应用:如图④,在△ABC中,AB=AC,AB>BC.点D在边BC上,CD=2BD,点E.F在线段AD上,∠1=∠2=∠BAC.若△ABC的面积为18,求△ACF与△BDE的面积之和是多少?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6. 【解析】 【分析】

(1)求出∠BDA=∠AFC=90°,∠ABD=∠CAF,根据AAS证△ABD≌△CAF即可;

(2)根据题意和三角形外角性质求出∠ABE=∠CAF,∠BAE=∠FCA,根据ASA证△BAE≌△CAF即可; (3)求出△ABD的面积,根据△ABE≌△CAF得出△ACF与△BDE的面积之和等于△ABD的面积,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1)证明:如图②,∵CF⊥AE,BD⊥AE,∠MAN=90°, ∴∠BDA=∠AFC=90°,

∴∠ABD+∠BAD=90°,∠BAD+∠CAF=90°, ∴∠ABD=∠CAF, 在△ABD和△CAF中,

ADBCFAABDCAF ABAC∴△ABD≌△CAF(AAS);

(2)证明:如图③,∵∠1=∠2=∠BAC,∠1=∠BAE+∠ABE, ∠BAC=∠BAE+∠CAF,∠2=∠FCA+∠CAF, ∴∠ABE=∠CAF,∠BAE=∠FCA, 在△BAE和△CAF中,

ABECAF ABACBAEACF∴△BAE≌△CAF(ASA);

(3)如图④,∵△ABC的面积为18,CD=2BD,

∴△ABD的面积1186, 3由(2)可得△BAE≌△CAF, 即△BAE的面积=△ACF的面积,

∴△ACF与△BDE的面积之和等于△BAE与△BDE的面积之和, 即△ACF与△BDE的面积之和等于△ABD的面积6.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知识点,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关键,题目比较典型,证明过程有类似之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