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趣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力学,热学)

(力学,热学)

来源:暴趣科技网
广州市知用中学水平测试物理复习提纲(内部资料,请勿外传)

物理水平测试复习提纲

一,运动的描述

1. 参考系(I)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物体 2. 质点(I)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

3. 位移和路程(I) 表示质点的位置的变动的物理量叫做位移,位移是矢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路程是标量。 4. 平均速度(I)vs,在变速直线运动,不同时间(或不同位移)内平均速度一般是不同的,t因此,必须指明求出的平均速度是对哪段时间来说的。

5. 瞬时速度(I)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描述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6. 速率(I)在直线运动中,瞬时速度的方向与物体经过某一位置时的运动方向相同。它的大

小叫做瞬时速率,有时简称速率。以后没特别说明均为瞬时速度或速率 7. 加速度(II) 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a加速度也不一定大

8.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II) 位移公式:sv0tvtv0。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大,速度大t12at;速度公式:vtv0at;速度22位移公式:vt2v02as由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均匀改变的,它在时间t内的平均

速度vⅢ

v0vt。记住比例式:s1:s2:s3...=1:4:9…(1s内,2s内,…)sⅠ:sⅡ:s2...=1:3:5…(第一秒内,第二秒内…)

9. 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斜率大小反映速度大小,斜率正负反映速度方向

10.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大小,斜率反映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二,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1. 矢量和标量(I)

2. 形变和弹力(I) 形变:物体的伸长、缩短、弯曲等等,总之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 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他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

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压的物体,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支持的 物体。绳的拉力是绳对所拉物体的弹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弹簧弹力根据公式f=kx,其它根据平衡条件或运动定律求

3. 滑动摩擦力和动摩擦因数(I)f=μFN 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完全可以与重力无关),摩擦

力与压力一定垂直 4. 静摩擦力(I) 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两物体实际发

生的静摩擦力F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没有公式可算! 5. 力的合成和分解(II)共线同向相加,反向相减

6. 平行四边形定则(II)合力大小介于两分力之差和两分力之和之间(三角形三边表示合力与

分力)

7. 共点力的平衡(I)合力为零。即F合=0 三力平衡:两力合力与第三力必等大反向

三,牛顿运动定律

1. 牛顿第一定律(I)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

这种状态为止。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无论何时何地都有,与受力与否、运动状态无关

2. 牛顿第二定律(II)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

引起这个加速度的力的方向相同。F=ma。

3. 超重与失重:弹簧示数不总等于重力,加速度向上为超重,示数大于重力;加速度向下为失

重,示数小于重力;加速度为零示数才等于重力

4. 牛顿第三定律(II)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

条直线上。任何力都有其对应的反作用力

5. 国际单位制(SI)中的力学单位(I)国际单位制中力学三个基本物理量是:长度,质量,

格物穷理

1

广州市知用中学水平测试物理复习提纲(内部资料,请勿外传)

时间。它们的单位分别是m,kg,s,

四,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

1. 曲线运动(I)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是时刻改变的,质点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速 度

的方向是在曲线的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2. 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I)与运动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曲线运动一定是

变速运动,有加速度

3.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I)运动学量位移、速度等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4. 平抛运动(II)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平抛物体在t秒末时的水平分速度vx和竖直分速度vy分别为vx=v0,vy=gt 水平分位移和竖直分位移分别为x=v0t,y=12 gt25. 匀速圆周运动(I)速度方向时刻改变,大小不变。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 6. 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II)线速度:vs,方向在圆周该点的切线方向上。就是前面讲ts的瞬时速度 描述沿圆周运动快慢。角速度:,单位:rad/s,描述半径转动快

trt慢。周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关系:v22r2,,vr TTv27. 向心加速度(Ⅰ)ar,a,方向总与运动方向垂直。向心加速度也是变的(方向) rv28. 向心力(II)Fmr,Fm,方向总与运动方向垂直。指向圆心的合力,是效果力 r9. 离心现象(Ⅰ)向心力突然消失或不足,逐渐远离圆心。如甩干机,离心分离器 mm10. 万有引力定律(II)FG122。应用:求天体质量和求解人造卫星。两个等式:重力等

r于万有引力;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

11. 人造地球卫星(I) 必须以地心为圆周的中心 速度随半径的增大而减小而周期则相反 12. 同步卫星 三定(面,高,速)

13. 宇宙速度(I)第一宇宙速度7.9km/s。在地球表面运行的卫星速度等于第一宇宙速度,其

他圆形轨道一定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14. 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Ⅰ)适用宏观低速运动

2五,机械能

1. 功(II)WFscos ;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和位移的夹

角的余弦这三者的乘积。只适用于恒力做功(如重力和电场力) 2. 功率(I)P于阻力。

W;PFv,对于机器来讲P是牵引力的功率,达到最大速度时牵引力等t12mv 24. 动能定理(II)WEk2Ek1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增量,可用来求变力的功 5. 重力势能(II)Epmgh

3. 动能(I)Ek6.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II)WGEp1Ep2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反之增加。重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改变量 7. 弹性势能(I)与形变量有关

8. 机械能守恒定律(II)Ek2Ep2Ek1Ep1即

1122mv2+mgh2=mv1+mgh1用于计算重力22势能和动能的转化。守恒条件:只有重力做功

六、选修1—1

1.元电荷(I)电子和质子带有等量的电荷,电荷量e1.601019C。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

格物穷理

2

广州市知用中学水平测试物理复习提纲(内部资料,请勿外传)

者等于电荷量e,或者是电荷量e的整数倍。因此,电荷量e称为元电荷。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I)[静电力,库仑力] FkQ1Q2 2r3.电场(I)带电体周围的特殊物质。电场线(I)疏密描述电场的强弱,切线方向就是电场的方向(正电荷的受力方向)。电场强度(I)描述电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矢量,单位:牛/库 4.匀强电场(I)场强的大小和方向都相同。电场线为等间距的平行直线

5.磁场(I)规定磁场方向为小磁针北极的受力方向。磁感应强度(I)描述磁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矢量,单位:特斯拉(T)磁感线(I)磁体外部磁感线从北极出发,进入南极。内部............磁感线从南极出发,进入北极。 ............

6.安培力的大小(I)FBIL(当导线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电流所受的安培力最大;当导线方向与磁场方向一致时,电流所受的安培力为零。) 7.安培力的方向(左手定则)(II)伸开左手,使大拇指跟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都跟手掌在一个平面内,把手放入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入手心,并使伸开的四指指向电源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安培力的方向。

8 洛伦兹力(Ⅰ)当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所受的洛伦兹力最大;当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一致时,所受的洛伦兹力为零。

9. 磁通量(I)BS(单位:韦[伯],符号Wb)穿过某个面磁感应线的条数是标量 10. 电磁感应:不论用什么办法,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就有电流产生。

这种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与磁通量的变化有关

11.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I)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就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磁通量变化越快感应电动势越大,磁通量变化越慢感应电动势越小。 12. 变压器(I)改变交流电压的设备,它的原理就是电磁感应

13. 电磁场(I)变化的电场和磁场总是相互联系的,形成一个不可分离的统一的场,这就是电

磁场。电磁场是一种物质客观存在,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麦克斯

s/) 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c3.0108m14. 电阻器(I)电感器(I)电容器(I)是家用电器电路的基本元件。电阻器“分压限流”;

电容器“隔直流通交流;阻低频通高频);电感器(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 15. 微波炉是利用电磁波加热的;电磁炉是应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

格物穷理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