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的认识和加减法》案例分析
朱敏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P29。
教材简析:
数字0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不同的应用体现出0的不同含义,0可以表示什么也没有,表示开始和起点,还可以表示界限。有关0的加减法也具有其独特的规律和特点
目标预设:
1、通过观察与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的三种含义:表示没有、起点和界限。
2、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规范整洁的书写0。
3、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4、要求学生能够看懂图意,并说图意;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5、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0”的含义。
2、 理解0的含义和0的加、减法
难点:不借助图能正确口算0的加、减法。
设计理念:
体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和谐统一,实现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有机结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个盒子分别装有4个球、1个球、0个球,装有2个糖的礼品袋。
教学过程:
一、 游戏激趣,初悟教材。
1、游戏:听声音,猜盒子的球的数量
(1)出示1号盒子(装有4个乒乓球)摇动,要求学生认真听,猜一猜盒子里有几个球。打开盒子数数看(提示:盒子里的乒乓球数比5小,比3大)
(2)出示2号盒子(装有1个乒乓球)摇动,要求学生认真听,猜一猜盒子里有几
个球。打开盒子看看
(3)出示3号盒子(装有0个乒乓球)摇动,要求学生认真听,猜一猜盒子里有几个球。打开盒子看看(0个球,说清:盒子里一个球也没有)
2、用什么数表示?(0)
3、揭示课题:0的认识
4、在 “日”字格里板书“0”学生认真观察,说一说0的样子。
5、学生拿出手指书空。
【赏析:从学生喜欢的听一听,猜猜盒子里乒乓球的数量的游戏情境入手让学生通过听乒乓球在盒子里跳动的声音,猜盒子里球的数量,从盒子里有4个球,1个球和0个球让学生初步了解0的含义,接着让学生说说0的样子,写写0从而使学生初步接触0】
二、理解0的三种含义
1、0表示什么也没有
(1)出示礼物(透明袋里装2颗糖)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说说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老师的袋子里有2颗糖)
(2)随机将2颗糖送给回答正确的学生,再看看袋子,你又发现的什么数学信息?(引导学生说清袋子里什么也没有,用0表示)
(3)小结并板书:0表示什么也没有(让学生一起读一读)
(4)引导学生像老师这样举生活中能用0表示的例子。
2、0表示开始、起点
(1)说一说生活中,在哪见过“0”(计算器、电话、门牌、尺子……)
(2)课件出示尺子图,让学生找出“0”的位置(尺子最左端的一个数)
(3)让学生试着介绍怎样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一端对齐“0”刻度,从“0”开始测量)
(4)课件出示秒表图及100米比赛情境图,让学生找找“0”介绍怎样用秒表计时,从0分0秒开始。
(5)课件出示电子称,让学生找找0,介绍怎样用电子称称东西,从0开始称
(6)小结并板书:0表示开始、起点(让学生一起读一读)
3、介绍0还可以表示界限
课件出示温度计,让学生在上面找到“0”的位置。介绍0在温度计上还可以表示界限,0以上的温度越来越暖和,0以下的温度越来越冷。小结并板书:0表示界限(让学生一起读一读)
【赏析:通过具体的情境,使学生不知不觉理解了0的三种含义。】
三、探究学习有关0的加减法
1、任何数减它自己都得“0”
(1)课件依次出示书29页小鸟图(鸟窝里有三只鸟→飞走了3只小鸟)让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动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并用算式表示(3-3=0)
(2)板书算式
(3)让学生举生活中的例子,用算式表示出来,老师板书。
(4)学生读一读这些算式,引导学生说说有什么发现。
(5)小结计算方法并板书:一个数减去它自己都得0(让学生一起读一读)
2、一个数加上或减去0都得它自己
(1)课件依次出示书29页青蛙图(左边的荷叶上有4只青蛙,右边的荷叶上有0只青蛙)让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动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并用算式表示(4+0=4)
(2)板书算式
(3)让学生举生活中的例子,用算式表示出来,老师板书。
(4)学生读一读这些算式,引导学生说说有什么发现。
(5)小结计算方法并板书:一个数加上0都得它自己(让学生一起读一读)
(6)课件出示5-0=,让学生试着做一做,并说说:为什么等于5。
(7)小结计算方法并板书:一个数减去0都得它自己(让学生一起读一读)
【赏析:通过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用算式表示出来并板书,再让学生读一读这些算式,自己发现算式的规律,总结有关0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从而训练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
四、巩固练习
1、用0、1、2、3、4、5的数字卡做排队游戏。(从大到小,从小到大)
2、鱼缸里的鱼能用数字几表示。(课件出示)
3、看图写算式。(课件出示)
【赏析:虽然理解了0的三种含义,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的重要的技能,但还要注重巩固、练习。因此教师注意从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入手,并通过课件提供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游戏和情境中不知不觉巩固了本课的知识,从而再次激起思维的高潮,使学生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五、全课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还想说些什么?
【赏析: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领会学习方法,获得数学学习的经验。】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去感受数学,从而理解0的三种含义。通过自己编有关0的数学故事,用算式表示,再读一读算式,引导学生发现算式的规律,总结有关0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从而训练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注意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材料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习体验。因此,在《0的认识》这堂课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迅速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在课的开始,我通过一个猜盒子里球的数量的游戏让孩子们去发现"0",接着通过观察具体情境发现0,说说有关用0表示的生活中的示例。让他们体验到"0"作为一个数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生活中离不开0。然后我和学生一起找尺上的"0",介绍怎样用尺量物体的长度,找秒表上的“0”,介绍跑步比赛的情境,找电子称上的“0”,介绍怎样用电子称成东西。让学生不知不觉理解了0还可以表示起点、开始。接下来通过找温度计上的0,说说0还可以表示界限。
在探究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时,我让学生看具体情境,用算式表示,自己再举一些这样的例子,说出他的算式并板书,读一读这些算式,发现它的规律,从而归纳出有关0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个环节学生体验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总之,教师应该让数学教学课堂成为孩子们自由表达、放飞个性的乐园;让每个学生在经历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能体悟数学的思想方法,体验自主学习的成功愉悦,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这都有待与我们在平时教学中不断的反思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