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迅达公司是一家生产电器的公司,该公司2009年上半年的运输费用如下: 项目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销售量(台) 2000 2300 2500 2200 2400 2300 运输费用(元) 6000 6500 7000 6800 7500 6900 要求:用高低点法对该公司运输费用进行分析。 解析:
高点(2500,7000);低点(2000,6000)
b =
700060002500200010005002(元/件)
将b =2元/件代入高点或低点, a =7000-2500*2=2000(元) 或 a =6000-2000*2=2000(元) 成本模型为y =2000+2x
从上述解析可得,运输费用中固定部分为2000元,变动部分为2x
2.弘一公司是生产取暖器的企业,2006年初投产,该年的相关生产资料如下: 资料1: 弘一公司存货及单价表 项目 数量及金额 期初存货量(台) 0 本期投产完工量(台) 50000 本期销售量(台) 40000 期末存货量(台) 10000 销售单价(台) 100 资料2: 弘一公司相关成本及费用表 成本项目 变动性 固定性 合计 直接材料 200 200 直接人工 80 80 制造费用 50 10 60 销售费用 10 5 15 管理费用 20 10 30 财务费用 0 5 5 要求:分别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该企业2006年的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 解析:
根据上述资料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的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如下表:
产品成本及期间成本计算表 单位:万元
成本 项目 变动成本法 完全成本法 产品成本 直接材料 200 200 (产量50000台) 直接人工 80 80 变动性制造费用 50 制造费用 60 合计 330 340 期间成本 固定性制造费用 10 销售费用 15 15 管理费用 30 30 财务费用 5 5 合计 60 50 根据上表所得,该公司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为330万元,期间成本为60万元,单位产吕成本为66元/台(330000050000);完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为340万元,期间成本为50万元,单位产品
成本为68元/台(340000050000)
3.ABC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已知该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为10元,销售单价为20元,固定成本总额为60000元。该产品的产销量为25000件。计算该产品的贡献毛益、贡献毛益率及变动
成本率、保本销售量及保本销售额。 单位贡献毛益=20-10=10(元) 贡献毛总额=10*25000=250000(元)
贡献毛益率=
1020*100%=50%,或=250000500000*100%=50%
变动成本率=
1020*100%=50%,或=250000500000*100%=50%
保本销售量=
600002010=6000(件)
保本销售额=20*6000=120000(元)
4.ABC公司在计划期间内同时生产销售甲、乙、丙、丁四种产品,假定产销平衡,固定成本为43040元。相关的产量、销售单价和成本资料如下表:
ABC公司甲、乙、丙、丁四种产品相关资料表
项目 甲产品 乙产品 丙产品 丁产品 产量(件) 40 80 20 60 销售单价(元) 900 2000 1000 3000 单位变动成本800 1600 700 2000 (元) 要求: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公司的综合贡献毛益率、综合保本销售额以及各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额。 解析:
甲产品贡献边际率=
900800900*100%=11.11%
乙产品贡献边际率=
200016002000*100%=20%
丙产品贡献边际率=
10007001000*100%=30%
丁产品贡献边际率=300020003000*100%=33.33%
ABC公司甲、乙、丙、丁四种产品贡献边际率计算表
项目 甲产品 乙产品 丙产品 丁产品 合计 销售收入(元) 36000 160000 20000 180000 396000 销售收入比重 9.09% 40.4% 5.05% 45.46% 100% 贡献边际率 11.11% 20% 30% 33.33% 加权贡献边际1.01% 8.08% 1.52% 15.15% 25.76% 率 综合保本销售额=
4304025.76%=167080.75(元)
甲产品贡献边际率=167080.75*9.09%=15187.(万元) 乙产品贡献边际率=167080.75*40.4%=67500.62(万元) 丙产品贡献边际率=167080.75*5.05%=8437.58(万元) 丁产品贡献边际率=167080.75*45.46%=75954.91(万元)
5.ABC企业2008年7-12月份的某产品销售量如下表所示:
ABC企业某产品销售量资料
月份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合计 销售量(件) 900 1000 1000 1100 1100 1200 6300 权数 0.1 0.1 0.15 0.15 0.2 0.3 1 要求:
(1) 应用算术平均法预测2009年1月份的销售量, (2) 应用加权平均法预测2009年1月份的销售量,
(3)
应用指数平滑法预测2009年1月份销售量(设平滑系数a =0.6,2008年7月份销售量预测值为940件)。
解析: (1)算术平均法:2009年1月份的销售量=
各月销售量=630066=1050(件)
(各月销售量*各期对应权数)(2)加权平均法:2009年1月份的销售量=
=1085
各期权数(件)
(3)指数平滑法:
2008年8月预测值=0.6*900+0.4*940=916(件) 2008年9月预测值=0.6*1000+0.4*916=966.4(件) 2008年10月预测值=0.6*1000+0.4*966.4=986.56(件) 2008年11月预测值=0.6*1100+0.4*986.56=1054.624(件) 2008年12月预测值=0.6*1100+0.4*1054.624=1081.8496(件) 2009年1月预测值=0.6*1200+0.4*1081.8496=1152.73984(件)
6.ABC企业生产某种产品,2009年上半年产吕产量与成本的有关数据资料如下表所示: 2009年上半年生产资料 月份 产量(件) 总成本(万元) 1月 32 104 2月 35 108 3月 34 102 4月 30 100 5月 35 106 6月 40 122 要求:利用高低点预测法预测2009年7月份当产品产量为38件时的总成本。 解析:
有关数据计算如下表所示:
最高点及最低点数据
项目 高点 低点 产量x(件) 40 30 总成本y(万元) 122 100 将上表有关数据代入a,b的计算公式求得:
高b =
yy低x=122100=2.2 a =y高-bx高=122-2.2*40=34
高x低4030最后得到总成本模型为:y =34+2.2x
已知2009年7月份产品产量预计为38件时,则 y=34+2.2*38=117.6(万元)
7.某公司现有生产设备可用于甲、乙、丙三种产品的生产,相关资料下表所示: 项目 甲产品 乙产品 丙产品 销售量(件) 11000 15000 6000 单位售价(元) 7 6 10 单位变动成本(元) 4 4 6 固定成本总额(元) 12000 要求:
请分别利用贡献毛益分析法和差量分析法帮助企业进行产品品种选择决策。 解析: (1)
使用贡献毛益法计算
甲产品贡献毛益总额=11000*(7-4)=33000(元) 乙产品贡献毛益总额=15000*(6-4)=30000(元) 丙产品贡献毛益总额=6000*(10-6)=24000(元)
由计算结果可知,甲产品创造贡献毛益最大,应选择甲产品进行生产。
(2) 使用差量分析法计算
第一步,对比生产甲、乙两产品的经济效益: 差量收入=11000*7-15000*6=-13000(元) 差量成本=11000*4-15000*4=-16000(元) 差量利润=-13000-(-16000)=3000(元)
以上计算说明生产甲产品获得的利润大于生产乙产品获得的利润。 第二步,对比生产甲、丙两种产品的经济效益: 差量收入=11000*7-6000*10=17000(元) 差量成本=11000*4-6000*6=8000(元) 差量利润=17000-8000=9000(元)
以上计算说明生产甲产品获得的利润大于生产丙产品获得的利润。 同计算结果可知,生产甲产品获得的利润最大,应选择甲产品进行生产。
8.已知某建设项目的净现金流量如下:NCFo=-100万元,NCF1-10=25万元,折现率为10% 要求: (1) 计算该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
(2)
计算该项目的净现值(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
解析:
(1) 该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
10025=4(年) (2) 该项目的净现值=25*(PA/A,10%,10)-100=25*6.14457-100 ≈53.61(万元)
9.希望公司在编制下年度营业利润预算时,编制人员争论不休,有人提出公司发展已经进往前成熟时期,销售量近几年几乎持平,认为下年销售量和今年相同,有人提出公司还处在成长时期,下年的销售量可能低于或高于今年的销售量,针对以上争议,希望公司提出了以下两种预算编制方案:
(1)预计下年的销售量和今年持平,为600000台
(2)预计下年销售量可能是500000台、600000台、700000台
其他编制资料如下表:
希望公司营业利润预算编制资料 项目 单位预算 销售量(台) 销售收入(元) 50.00 变动成本(元) 32.00 其中:变动制造费用(元) 30.00 变动销售费用(元) 1.20 变动管理费用(元) 0.80 边际贡献(元) 18.00 固定成本(元) 800000 其中:固定制造费用(元) 500000 固定销售及管理费用(元) 300000 要求:
请你代希望公司的预算编制人员用固定预算方法来编制营业利润预算。 项目 单位预算 固定预算 销售量(台) 600000 销售收入(元) 50.00 30000000 变动成本(元) 32.00 19200000 其中:变动制造费用(元) 30.00 18000000 变动销售费用(元) 1.20 720000 变动管理费用(元) 0.80 480000 边际贡献(元) 18.00 10800000 固定成本(元) 800000 800000 其中:固定制造费用(元) 500000 500000 固定销售及管理费用(元) 300000 300000 营业利润(元) 10000000 10.某公司生产甲产品210件,实际发生固定制造费用2200元,实际耗用总工时为430小时,预算产量200件,单位产品标准工时为2小时,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为2000元。 要求: (1) 计算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总额; (2) 用两因素分析法计算各项差异; (3) 用三因素分析法计算各项差异;
解析:
(1)预算产量标准工时=200*2=400(小时)
实际产量标准工时=210*2=420(小时)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2000400=5(元/小时)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2200-5*420=100(元) (2)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2200-2000=200(元)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400-420)*5= -100(元) (3)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2200-2000=200(元) 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400-430)*5= -150(元)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430-420)*5=50(元)
11.X公司生产甲产品需使用一种直接材料A,本期生产甲产品1000件,耗用A材料9000千克,A材料的实际价格为200元/千克,假设A材料计划价格为210元/千克,单位甲产品标准用量为10千克。要求:
(1)计算A材料的价格差异; (2)计算A材料的数量差异; (3)计算A材料的成本差异。 解析: (1) A材料价格差异=(200-210)*9000= -90000(元) (2) A材料的用量差异=210*(9000-10*1000)= -210000(元) (3)
A材料的成本差异= -90000+( -210000)= -300000(元)
12.A公司2008年的销售收入为40000元,投资额为16000元;B公司2008年的销售收入为100000元,投资额为20000元。若两家公司均希望其2008年的投资利润率达到15%。求A公司、B公司在2008年的销售利润率。 解析:
销售利润率=投资利润率*投资额销售收入
A公司的销售利润率=15%*
1600040000*100%=6%
B公司的销售利润率=15%*20000100000*100%=3%
13.下表为四家公司的有关资料: A、B、C、D四家公司有关资料 项目 A公司 B公司 C公司 D公司 营业利润(元) 6200 4500 3000 6000 投资额(元) 30000 70000 20000 40000 最低报酬率 10% 8% 15% 12% 要求: (1) 计算各公司的剩余利益
(2)
现有一最低报酬率为10%的投资机会,投资额为10000元。如四家公司都利用此投资机会,试计算剩余收益变为多少,并分析哪些公司应该利用些次机会,哪些公司应该放弃此次机会。
解析: (1)剩余收益
A公司=6200-(30000*10%)=3200(元) B公司=4500-(70000*8%)= -1100(元) C公司=3000-(20000*15%)=0
D公司=6000-(40000*12%)=1200(元) (3)
利用该投资机会后的剩余收益
A公司=6200+10000*10%-(30000+10000)*10%=7200-4000=3200(元) B公司=4500+10000*10%-(70000+10000)*8%=5500-00= -900(元) C公司=3000+10000*10%-(20000+10000)*15%=4000-4500= -500(元) D公司=6000+10000*10%-(40000+10000)*12%=7000-6000=1000(元)
由此可见,A公司剩余收益没有变化,接受或放弃此次机会均可;B公司剩余收益比原来提高,应利用此次投资机会,C公司和D公司的剩余收益都比原来减少,应放弃此次投资机会。 计算题
1.某企业2008年上半年各月的甲产品制造费用与相关产量的历史资料如下: 项目 1月份 2月份 3月份 4月份 5月份 6月份 销售量(件) 4200 5500 5000 6000 6600 5300 制造费用(元) 100000 130000 125000 150000 148000 128000 要求:用高低点法对制造进行分析,以便于公司对各类成本进行控制 解:
1.高点(6600,148000);低点(4200,100000)
b =(148000-100000)/(6600-4200)=48000/2400=20元/件 将b =20元/件代入高点或低点,
a =148000-6600*20=16000元 或 a =100000-4200*20=16000元 成本模型为y =16000+20x
从案例解析所得,制造费用中固定部分为16000元,变动部分为20x 2.某公司2009年2、3季度各月的维修工时和维修费等有关资料如下: 项目 4月份 5月份 6月份 7月份 8月份 9月份 合计 维修工时(小时) 850 960 600 1000 9020 950 5260 维修费(元) 2200 2750 2000 2800 2500 27000 14950 要求:(1)采用高低点法对维修费进行成本性态并建立成本模型。
(2)假如10月份预计发生维修工时1100小时,预计10月的维修费是多少。 解:
(1)高点(1000,2800);低点(600,2000) b =(2800-2000)/(1000-600)=800/400=2元/小时 将b =2元/小时代入高点或低点,
a =2800-1000*2=800元 或 a =1000-600*2=800元 成本模型为y =800+2x
从案例解析所得,维修费用中固定部分为800元,变动部分为2x (2)y =800+2x=800+2*1100=3000元
3.某家电公司是一家生产小型冰箱的企业,该公司近5个月的产销量及成本水平如下: 项目 3月份 4月份 5月份 6月份 7月份 产量(台) 125 100 150 180 200 总成本(元) 137500 120000 157500 17500 194000 要求:如果8月份预计产销量为220件,采用高低点法预测8月份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保留整数)
高点(180,175000);低点(100,120000)
b =(175000-120000)/(180-100)=55000/80=687.5元/台 将b =687.5元/台代入高点或低点,
a =175000-180*687.5=51250元 或 a =120000-100*687.5=51250元 成本模型为y =51250+687.5x
从案例解析所得,制造费用中固定部分为51250元,变动部分为687.5x 8月份的总成本=51250+687.5*220=202500元 单位成本=202500/220=920元/台
4.某电器公司本年产销电扇,单价35元,期初无存货,本年生产40000台,销售32000台,单位变动生产成本20元,固定制造费用总额200000元,推销及管理费用总额120000元,均为固定性的。
要求:用变动成本法计算期末存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贡献边际、营业利润 期末存货成本=8000*20=160000元 本期销货成本=32000*20=0000元 贡献边际=32000*(35-20)=480000元 营业利润=480000-200000-120000=160000元
5.某企业研制新型号的饮水机,年产量40000台,单位变动生产成本80元,全年共发生固定性制造费用200000元,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600000元,本年共出售饮水机24000台,每台售价120元。
要求:分别采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确定该企业本年度的营业利润 解:
销售毛利=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24000*120-(80+200000/40000)*24000=840000元 营业利润=销售毛利-期间费用 =840000-600000=240000元 营业利润=贡献毛益-固定成本
=960000-(200000+600000)=160000元
6.某玩具生产企业本月消耗各项费用如下:直接材料5000元,直接人工3000元,变动制造费用为200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为2000元,变动销售管理费用为900元,固定销售管理费用为500元,期月初无存货,本月产量为10000件,销量为9000件,单位销价为1.5元。 要求: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下列指标:
(1)单位产品成本;(2)月末存货成本;(3)本月销货成本;(4)营业利润 解:变动成本法下:
(1)单位产品成本=(5000+3000+2000)/10000=1元/件 (2)月末存货成本=1*1000=1000元 (3)本月销货成本=1*9000+900=9900元 (4)营业利润=9000*1.5-9900-2000-500=1100元 完全成本法下:
(1)单位产品成本=(5000+3000+2000+2000)/10000=1.2元/件 (2)月末存货成本=1.2*1000=1200元 (3)本月销货成本=1.2*9000=10800元
(4)营业利润=9000*1.5-10800-900-500=1300元
7.已知某企业 只生产一种款式的服装,有关产销量、存货、成本及售价资料如下: 1月份 2月份 项目 月份 月初存货量(件) 500 1000 本月生产量(件) 2000 1250 本月销售量(件) 1500 1750 月末存货量(件) 1000 500 该企业每件服装售价为20元,单位产品变动生产成为10元,每月固定性制造费用为5000元,固定销售及管理费用2500元,假定1月初存货的单位生产成本,按变动成本法计算为10元,按完全成本法计算为12元。
要求:按变动成本法编制各期的收益表 解: 项目 1月份 2月份 销售收入 30000 35000 变动成本 变动生产成本 15000 17500 贡献边际 15000 17500 固定成本 固定制造费用 5000 5000 固定销售管理费用 2500 2500 固定成本合计 7500 7500 营业利润 7500 10000
8.某电器公司是一家生产制冷风扇的企业,本月销售制冷风扇400台,每件单价1500元,单位变动成本1200元,固定成本总额45000元。
要求:(1)计算该产品的单位贡献毛益与贡献毛益总额 (2)计算该产品的贡献毛益率与变动成本率 (3)计算该产品的营业利润 解:
(1)单位贡献毛益=1500-1200=300元 贡献毛益总额=300*400=120000元
(2)贡献毛益率=120000/(400*1500)*100%=20% 变动成本率=1-20%=80%
(3)营业利润=120000-45000=75000元
9.某企业是生产服装的企业,本月销售30000件,单价300元,单位变动成本200元,固定成本1000000元
要求:(1)计算该企业本月的保本点
(2)若企业为了促进销售力度,将单价下调20%,则需要销售多少件服装才能保本 解:
(1)保本量=1000000/(300-200)=10000件 保本额=10000*300=3000000元
(2)保本量=1000000/(300*80%-200)=25000件
10.某企业2008年只生产一种产品,年销售收入为2000万元,营业利润300万元,变动成本率
60%
要求:(1)计算该公司2008年固定成本总额
(2)假设2009年该公司只追加40万元,的广告费,其它条件不变,计算2005年保本销售额 解:
(1)2008年的变动成本=2000*60%=1200万元 2008年的固定成本总额=2000-1200-300=500万元 (2)保本销售额=(500+40)/(1-60%)=1350元
11.某家具生产企业产销一种桌子,本月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项目 金额(元) 单位售价 100 单位变动成本 直接材料 40 直接人工 20 变动性制造费用 5 单位贡献毛益 35 要求:(1)若某月销售额为80000元时可以保本,则当月固定成本总额是多少? (2)若直接材料增加32.5%,要维持目前贡献毛益率,则单位售价应提高多少? 解:
(1)贡献毛益率=35/100*100%=35% 固定成本总额=80000*35%=28000元
(2)单价=(40*1.325+20+5)/(1-35%)=120元 120-100=20元
单位售价应提高20元,才能维持目前的贡献毛益率
12.某黄酒生产企业销售一个类型的黄酒,8月份黄酒的单位变动成本为16元/瓶,变动成本总额为000元,共获税前利润18000元,若该公司计划于9月份维持销售单价不变,变动成本率仍维持8月份的40%。
要求:(1)预测8月份的保本销售量
(2)若9月份的计划销售量比8月份提高8%,则可获得多少营业利润? (1)8月份预计销售收入=000/40%=160000元 固定成本=160000-000-18000=78000元 单价=16/40%=40
8月份的保本销售量=78000/(40-16)=3250瓶 (2)销售量=000/16=4000瓶
营业利润=(40-16)*(1+8%)*4000-78000=25680元
13.某玩具企业2009年产销A/B两种毛绒玩具产品,销售单价分别为A产品40元,B产品25
元;贡献毛益率分别为A产品40%,B产品60%,本月固定成本总额144000元,本年产销A产品7500件,B产品4000件。 要求:(1)计算企业综合贡献毛益率 (2)计算A、B产品保本销售额
解:(1)本月预计两种产品的销售额=40*7500+25*4000=400000元
A产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重=40*7500/400000=75% B产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重=25*4000/400000=25% 综合贡献毛益率=40%*75%+60%*25%=45%
(2)综合保本销售额=144000/45%=320000元
A产品保本销售额=320000*75%=240000元 B产品保本销售额=320000*25%=80000元
14.某灯饰公司本年灯具的销售收入为2000万元,变动成本为1300万元,固定成本350万元。下一年度销售量增加15%,单价和成本水平不变。 要求(1)计算经营杠杆系数 (2)预计下一年度的利润
解:(1)贡献毛益=2000-1300=700万元
营业利润=700-3500=350万元 营业杠杆系数=700/350=2
(2)预算利润=350*(1+5*15%)=455万元
15.某企业生产一种毛绒玩具今年产量为1000件,售价200元/件,单价变动成本90元/件,获利55000元。
要求:(1)计算经营杠杆系数
(2)明年计划增加销售5%预测可实现的利润
(3)若明年目标利润为66000元,计算应达到的销售量 解:(1)基期贡献毛益=1000*(200-90)=110000元
经营杠杆系数=110000/550000=2
(2)预计可实现利润=55000*(1+2*5%)=60500元 (3)利润变动率=(66000-55000)/55000=20%
销售变动率=20%/2=10%
销售量=1000*(1+10%)=1100件
16.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已知本期销售量为20000件,固定成本为25000元,利润为10000元,预计下一年度销售量为25000件。
要求:(1)计算改企业下期经营杠杆系数 (2)计算改企业下期利润额
解:(1)贡献毛益=10000+250000=35000元
经营杠杆系数=35000/10000=3.5
(2)销售变动率=(250000-20000)/20000=25%
营业利润=10000*(1+25%*3.5)=18750元
17.某家电生产企业尚有一定闲置设备时,拟用于开发一种新型台灯,现有AB两个品种可供选择。A种单价为10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60元/件,单位产品台时消耗定额为2小时/件,此外还需消耗甲材料,其单耗定额为5千克/件;B种单价为120元/个,单位变动成本为40元/个,单位产品台时消耗定额为8小时/个,甲材料的定额单耗为2千克/个。假定甲材料的供应不成问题。
要求:用单位资源贡献毛益分析作出开发那种品种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解:开发A品种时可获得的单位资源贡献毛益=(100-60)/2=20元/小时
开发B品种时可获得的单位资源贡献毛益=(120-40)/8=10元/小时 因为20>10,所以开发A品种比开发B更有利 决策结论:应当开发A品种
18.某企业组织多种经营,其中有一种变动成长率为80%的产品于2008年亏损了10000元,其完全销售成本为110000元,假定2009年市场销售成本水平均不变。
要求:假定与亏损产品生产能力有关的生产能力可临时用来对付出租,租金收入为25000元,2009年是否继续生产该产品?
解:该亏损产品的销量收入=110000-10000=100000元 该亏损产品的变动成本=100000*80%=80000元 该亏损产品的贡献毛益=100000-80000=20000元 继续生产亏损产品的机会成本=25000元
决策结论:因为贡献毛益小于机会成本所以该亏损产品不应继续生产。
19.某台灯生产公司打算开发新产品,有三个类型的产品可供选择,有关资料如下 项目 A产品 B产品 C产品 销售量(台) 8500 7000 7500 单位售价(元) 15 13 14 单位变动成本(元) 8 7 6.5 固定成本总额(元) 30000 要求:用利润总额对比法作出开发哪种品种的决策 解:A产品的利润总额=8500*(15-8)-30000=29500元
B产品的利润总额=7000*(13-7)-30000=12000元 C产品的利润总额=7500*(14-6.5)-30000=26250元
决策结论:以上计算说明生产A产品的利润总额最大,应选择A产品进行生产
20.某家电生产企业现有用于新产品生产的剩余生产工时12000小时,可用于生产A或B产品,单位售价分别为A产品20元和B产品30元;单位变动成本分别为A产品16元和B产品25元,单位产品定额工时分别为A产品3小时和B产品4小时。 要求:做出在现有生产能力下生产A或者B的决策。 解:相关业务量:A产品=12000/3=4000 B产品=12000/4=3000
贡献毛益总额:A产品=(20-16)*4000=16000元
B产品=(30-25)*3000=15000元
决策结论:以上计算说明在现有生产能力下生产A产品所获得的贡献毛益大,所以应选择A产品进行生产。
21.某电水壶生产企业现有生产设备可用于甲乙两个类型的产品生产,相关资料如下: 项目 甲产品 乙产品 销售量(台) 9000 10000 单位售价(元) 45 38 单位变动成本(元) 35 30 固定成本总额(元) 41000 35000 要求:用差量分析法作出开发那个类型的电水壶的决策? 解:差量收入=9000*45-10000*38=25000元
差量成本=9000*35+41000-(10000*30+35000)=21000元 差量利润=25000-21000=4000元
决策结论:以上计算说明生产甲类型的电水壶获得的利润大于生产乙类型的电水壶,所以应选择甲类型电水壶进行生产
22.某服装生产企业现有生产能力80000机器小时,尚有40%的剩余生产能力,为充分利用生产能力,准备开发新款服装,有甲乙丙三种款式的服装可供选择,资料如下: 产品名称 甲 乙 丙 预计售价(元) 200 120 60 预计单位变动成本(元) 120 50 30 单件定额机时(机器小时) 80 50 20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作出开发那款服装的决策 解:相关业务量:甲产品=80000*40%/80=400件
乙产品=80000*40%/50=0件
丙产品=80000*40%/20=1600件
贡献毛益总额:甲产品=(200-120)*400=32000元
乙产品=(120-50)*0=44800元 丙产品=(60-30)*1600=48000元
决策结论:以上计算说明生产丙产品所能提供的贡献毛益总额最大,所以应选择丙产品来生产 23.某制衣企业准备添置一条生产线,共需要投资固定资产153万元。全部资金于建设起点一次投入,年内即可投入生产。该项目预计可以使用5年,期满有净残值3万元。生产线投入使用后不要求追加投入流动资金,每年可使企业增加净利润10万元。企业按直线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要求:计算该项目的净现金流量。 解:年折旧额=(153-3)/5=300000元 NCFO=-1530000元
NCF1-4=300000+100000=400000元 NCF5=300000+100000+30000=430000元
24.某制鞋公司准备投资一新项目,有关资料如下:
(1)该项目需固定资产投资共200万元,在年初一次性投入,投资后年内即可达到正常生产能力。
(2)投产前需垫支营运资本50万元。
(3)固定资产可使用5年,按直线计提折旧,期末残值为20万元。
(4)该项目投产后第一年的产品销售收入为80万元,以后4年每年为150万元,第一年的付现成本为20万元,以后各年为45万元。 (5)企业所得税率为25% (6)营运资本于终结点一次收回 要求:计算该项目各年净现金流量
解:固定产品年折旧=(2000000-200000)/5=360000元
第1年的税后净利=(800000-200000-360000)*(1-25%)=180000元 第2-5年的税后净利=(1500000-450000-360000)*(1-25%)=517500元 NCFO=-(2000000+500000)=-2500000元 NCF1=360000+180000=540000元 NCF2-4=360000+517500=877500元
NCF5=360000+517500+500000+200000=1577500元
25.某制药企业拟新建一条生产线,厂房机器设备投资总额400万元,营运资本80万元,年内即可投入生产,寿命为5年,固定资产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该项目固定资产残值为50万元,投产后预计每年销售收入为350万元,第一年的付现成本为120万元,以后每年递增10万元,企业所得税率为25%
要求:计算该项目每年的净现金流量 解析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4000000-500000)/5=900000元
第1年的税后净利=(3500000-1200000-900000)*(1-25%)=1050000元 第2年的税后净利=(3500000-1300000-900000)*(1-25%)=975000元 第3年的税后净利=(3500000-1400000-900000)*(1-25%)=900000元 第4年的税后净利=(3500000-1500000-900000)*(1-25%)=825000元 第5年的税后净利=(3500000-1600000-900000)*(1-25%)=750000元 每年的净现金流量为
NCF0= -(4000000+800000)= - 4800000元 NCF1=1050000+900000=1950000元 NCF2=975000+900000=1875000元 NCF3=900000+900000=1800000元 NCF4=825000+900000=1725000元
NCF5=750000+900000+800000+500000=2950000元
26.某家电企业拟投入一套设备,有A、B两个型号可供选择,该企业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所得税率为25%,资金成本为10%,其他有关资料如下表: 项目 A型号 B型号 购置成本 400000 250000 使用寿命 5年 5年 预计残值 80000 50000 预计税前利润 90000 60000 要求:采用净现值法分析确定企业应选购哪种型号的设备 (5年,10%的年金终值系数)=6.105 (5年,10%的年金现值系数)=3.791 (5年,10%的复利现值系数)=0.621 解析 A型号:
税后净利=90000*(1-25%)=67500元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400000-80000)/5=000元
净现值= - 400000+(67500+000)*3.791+80000*0.621=148116.5元 B型号:
税后净利=60000*(1-25%)=45000元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250000-50000)/5=40000元
净现值= - 250000+(45000+40000)*3.791+50000*0.621=103285元 决策结论:A型号的净现值大于B型号的净现值,所以应选择A型号设备
27.某塑料制品企业年初准备购入一套生产设备,现有两种付款方式,一种是立即支付全部款项,价格为180万元,另一种采用分期付款方式,首期支付50万元,其余在以后5年每年末支付30万元,若考虑货币时间价值,资金成本为10% 要求:计算分析选择哪种付款方式对企业更有利 (5年,10%的年金终值系数)=6.105 (5年,10%的年金现值系数)=3.791 (5年,10%的复利现值系数)=0.621 解析
第一种付款方式是立即支付全部款项180万元 第二种付款方式是分期付款 现值=50+30*3.791=163.73万元 决策结论: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合算
28.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预计净现金流量如下:NCF0= -100万元,NCF1-8=20万元。若资本成本为12%
要求:计算该项目的内部收益率并作出是否可行的决策。 12%,8年的年金现值系数4.968 10%,8年的年金现值系数5.335 解析
20*年金现值系数=100 年金现值系数=5
12%,8年的年金现值系数4.968 10%,8年的年金现值系数5.335 10%<IRR<12%
(12%-IRR)/(12%-10%)=(4.968-5)/(4.968-5.335) IRR=11.83%
决策结论:内部收益率为11.83%,小于资本成本12%,该项目不可行
29.某投资项目按10%的设定折现率计算的净现值为5万元,按12%的设定折现率计算的净现值为 -2万元,行业的基准折现率为8%
要求:(1)不用计算,直接判断该项目是否具备财务可行性,并说明理由 (2)用插值法计算该项目的内部收益率,并评价该方案的可行性 解析
(1)按8%计算的净现值一定大于按10%计算的净现值5万元,所以方案具有财务可行性 (2)10%<i<12%
(10%-i)/(10%-12%)=(5-0)/(5+2) IRR=11.43%
决策结论:内部收益率为11.43%,行业的基准折现率8%,该项目可行
30.某饮料生产企业拟购置一种新设备,购价为300000元,资金成本为10%,该设备可使用6年,按直线法折旧,期末无残值。使用该设备,每年可为企业增加营业净利30000元。 要求:(1)计算该项目的净现值 (2)计算该项目的内含报酬率
(3)根据计算出的各项指标判断方案是否可行
i% 10% 12% 14% 16% 6年年金现值系数 4.355 4.111 3.8 3.685 6年年金现值系数 0.5 0.507 0.456 0.410 解析
(1)年折旧=300000/6=50000元 每年现金净流量=30000+50000=80000元 净现值=80000*4.355-300000=48400元
(2)6年,折现率为i的年金现值系数=300000/80000=3.75 14%<IRR<16%
(14%-IRR)/(14%-16%)=(3.8-3.75)/(3.8-3.685) IRR=15.36%
(3)决策结论:由于净现值为正数,内含报酬率15.36%大于资金成本10%,所以上方案可行 31.某公司现有一投资项目,有关资料如下:
(1)该项目需固定资产投资115000元,年初投入当年投产并有收益 (2)投产前需垫支流动资本200000元。
(3)固定资产可使用5年,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期末残值为15000元
(4)投产后产品的每年销售收入120000元,每年需支付经营成本为54000元,每年设备维修费6000元
(5)流动资金于终结点一次回收
(6)目前资金成本为10%,所得税率为25%
要求:采用净现值法、内部收益率法对该项目是否可行作出评价 (4年,10%)的复利现值系数=0.683 年金现值系数=3.170
(5年,10%)的复利现值系数=0.621 年金现值系数=3.791 (4年,12%)的复利现值系数=0.636 年金现值系数=3.037 (5年,12%)的复利现值系数=0.567 年金现值系数=3.605 解析
年折旧额=(115000-15000)/5=20000元
每年税后利润=(120000-54000-6000-20000)*(1-25%)=30000元 NCF1 - 4=30000+20000=50000元
NCF5=30000+20000+200000+15000=265000元
净现值=(50000*3.17+265000*0.621)-(115000+200000)=8065元 由于该项投资的净现值为8065元,故可以投资此项目 内部收益率法
通过上述计算可知,当I=10%时,净现值=8065,现假设I=12%时,则: 净现值=(50000*3.037+265000*0.567)-(115000+200000)= - 125元 10%<IRR<12%
(10%-IRR)/(10%-12%)=(8065-0)/(8065-125) IRR=10.77%
由于该项投资的内部收益率大于资金成本10%,故可以投资该项目
32.某夫妇即将出国工作,工作期限为5年,但其在国内的别墅,每年初需缴纳物业费8500元,费用缴纳方式为银行代扣
要求:他们现在一次性需存入银行多少钱
(4年,10%)的复利现值系数=0.683 年金现值系数=3.170 (5年,10%)的复利现值系数=0.621 年金现值系数=3.791 解析
现值=8500*(3.170+1)=35445元
决策结论:他们现在应该一次性存入银行35445元
33.某制药企业有一新项目的投资建设期为5年,资金在每年年初投入10万元,效用期为10年,每年年末可获收益10万元,假设最近15年内年利率10%(复利率)不变(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要求:分析该投资方案是否可行
(4年,10%)的年金现值系数=3.170 复利现值系数=0.684 (5年,10%)的年金现值系数=3.791 复利现值系数=0.621 (10年,10%)的年金现值系数=6.145 复利现值系数=0.386 解析
投资的净现值=10*(3.170+1)=41.70万元 收益的净现值=10*6.145*0.621=38.16万元
决策结论:由于收益的净现值小于投资的净现值,所以该投资项目不可行
34.某服装企业生产一款服饰,该企业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标准为1000工时,共支付工资10000元。该企业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标准为2工时,价格标准为12元/工时。 要求:直接人工差异总额、人工效率差异、工资率差异。 解析
直接人工差异总额=10000-400*2*12=400 人工效率差异=(1000-400*2)*12=2400元 工资率差异=1000*(10000/1000-12)= - 2000元 35. 成本项目 标准价格 标准用量 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 0.5元/公斤 8公斤/件 4元/公斤 直接材料实际单位0.6元/公斤,本月生产产品400件,实际消耗材料2500公斤。 要求:(1)计算该企业生产甲产品所耗用直接材料的实际成本及标准成本及其总差异 (2)计算该企业生产甲产品所耗用直接材料的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及其总差异 解析
(1)实际成本:0.6*2500=1500元 标准成本:0.5*8*400=1600元 总差异:1500-1600= - 100元
(2)价格差异=(0.6-0.5)*2500=250元 数量差异=(2500-8*400)*0.5= - 350元 总差异=25+(-350)= - 100元
36.某建筑企业投资中心投资额为100000元,年净利润为10000元,公司为该投资中习规定的最低投资报酬率为15%
要求:计算该投资中心的投资利润率和剩余收益 解析
投资利润率=净利润/投资额=10000/100000=10% 剩余收益=10000-100000*15%= - 5000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