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生对团组织生活会的认识提出未来团会走向 ——基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调查研究
队员:孙拱、廖慧芃、张月、孙政
中国地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投石团队
2014年4月6号
一、调查背景与原因
团组织生活会作为每个月必须开展一次的班级活动,其本来的目的以及作用是进行团组织的思想教育,应该是避免形式主义以及教条主义,应该是生动活泼而富有内涵的,既能增进团员们之间的感情,又能学习到团组织的思想。当下团组织生活会的开展却面临这两个问题:
1.团组织生活会的意义的偏离,团组织生活会现在的表现形式偏离了团组织生活会本身的意义,现在的各个班级逐渐的将团组织生活会与班会混为一谈,不能明确的区分班会与团会的区别,班会的意义在于促进班级团结,以玩乐为主而团组织生活会更多一份学习的意味,从此处可发现当下的团会有颠倒主次的趋势,为了避免这种趋势近一步恶化,我们必须主动的进行调整,以及思考未来该如何。
2.团组织生活会的参与度问题,大家走过了大一富有热情的一年之后,迎面而来的是大家热情的一个真空期,加上大家的学学业也变得繁忙,各种自己的琐事也接踵不断,大家对于团组织生活会的态度也在发生急剧的转变,参与度越来越低是一个大家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文娱类型的团会也许参与度还看得过去,到了班级组织听各种讲座的时候,便是几乎每个人都能找出旷到的理由了。团会的意义一定程度上了团会活动的丰富性但是如此低的参与度也需让我们重新思考一番。
放眼到我身边的班级所开展的团会,最近开展的团会一般都是班级组织春游或者听第三只眼的讲座之类的,春游更多的是倾向于班会的形式,而听讲座则是为了班级的五四评优,参与的人数始终不尽如人意,刨根问底为何会产生这种状况,到底是班级凝聚力不够还是团会表现形式太过拘束?不管是那种情况我们都必须做出针对性的调整。
二、可行性
1.此次的课题源于我们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我们有亲身的经历和平时留心的观察,加上平时一直在揣摩这个话题,本团队在挖掘的会有一定的深度。
2.我们的调查是基于本校的调查,我们团队的成员在各个学院都有熟悉的同学,所以调查的容易度较高,同时调查的涵盖面较广,比较能代表大家的真实看法。 3.调查团员经过了专业的调查培训,且大部分组员积极的参加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实践能力较强,在调查的过程中不会遇到交流障碍等问题。
4.组员的思维活跃,且思考有一定的深度,在问卷问题的设置上能提出建设性意见。
三、理论支持
1.查询了《团章》等资料,明确了团组织生活会的明确意义,以及开展该会所期望的效果。
2.采访了多位团支书,以及学院团委等人对于团组织生活会的看法,具有一定的官方代表性。
3.查看了多篇关于团组织生活会的策划和总结报告,了解了团组织生活会的开展形式以及参与情况和最后取得的效果。
四、创新性
在确立这个主题的时候,我们组员一起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最后在对大学生现状的分析中,决定课题为大学生团组织生活会我主题,查阅啦大量的文献,参考了各种报告后,再次的分析了当下大学生的团会情况,分析了问题,总结了原因,提出了这次调研的主题。但是主题还是过于宽泛,我们还将进一步的细化处理,寻找一个更合适的切入点。
当下大学生随着网络的发达,宅男宅女数量急剧上升,大家都变成了一个不愿出门的状态,而因此对于各种活动的热情也越来越低,对于团组织生活会这种有些教条性的活动,同学们更是有些抵触状态,基于这种现状我们团队提出了关于未来团会走向的想法,通过这次的调查分析,了解大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结合团会的出发点,对未来的团会走向提出适当的调整建议。
五、现实意义
针对当下大学生团组织生活会跑偏问题和参与度不高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改善当前的情况,遏制一些不正作风,重新明确团组织生活会的出发点以及带来的意义,参照成功举行的团组织生活会对将来团会的开展提供一个方向
上的引导。认真听取学生的看法,从学生和团支部两方面的去解决这个矛盾,切实做到活泼与严肃相结合,学习与娱乐共存。做到有利于将来团组织生活会的开展。
六、调查规划
4.1~4.11 确定主题 4.12 参加学院初赛 4.8~4.15 设计问卷 准备答辩 参与学院决赛 4.16~4.19 发放问卷 制作PPT 讨论结果 分析结果
七、预期效果
1.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团队希望获得院级一等奖
2.通过此次调研增强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同学间的关系发展,提高我们自身的实践能力。
3.通过调查,了解当前同学们的真实需要,为真正的办好团组织生活会做出贡献。为大家能更好的融入班集体做出推进作用。
4.通过调研,让同学们修正对团组织生活会的看法,使得团会在各个班级能够更好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