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趣科技网
曾几什么朝代的
相关问答
曾几是北宋还是南宋?

曾几(1084年--1166年),自吉甫,号茶山居士,谥号文清,南宋诗人。曾担礼部侍郎,秘书少监。曾几勤于政事、学识渊博,代表作品:《赠空上人》、《南山除夜》、《三衢道中》。

《三衢道中》这首诗的意思

【作者】曾几 【朝代】宋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三衢道中》是南宋诗人曾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收录于《茶山集》中。 词句注释 ①三衢(qú)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常山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②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

三衢道中曾几

《三衢道中》的作者是宋代的曾几。作者:曾几,是宋代的文学家和诗人。朝代:宋,即中国历史上的宋朝,这是一个文化繁荣、诗词鼎盛的时代。诗歌内容:描述了梅子黄透时的晴好天气,诗人乘舟至小溪尽头后改走山路,一路上绿树成荫,黄鹂鸣叫,增添了旅途的幽趣。

曾几是哪个朝代的人?

曾几是北宋末南宋初的诗人,自号茶山居士,他的字是吉甫。曾几出生于1085年,逝世于1166年,他的祖籍是赣州(今江西赣县),后来迁居到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在官场上,曾几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等职务。曾几的诗作以用字炼句著称,他作诗不喜欢使用奇异的字词和僻俗的韵脚,其风格...

曾几是哪个朝代的人?

曾几是北宋末南宋初时期的诗人,生于1085年,卒于1166年。他的原籍是江西赣县,后来迁居到了河南府。曾几曾担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等职位。他学识渊博,勤于政务。曾几的诗歌风格活泼流动,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他的诗作内容多写个人日常生活,亦有抒写爱国抗金之作。

五更桐叶 最佳音

五更桐叶最佳音是一句出自宋代曾几的《苏秀道中》的诗句。苏秀道中:作者:曾几【朝代】宋。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五更...

曾几是哪个朝代的人?

曾几是南宋时期的人。具体来说:生卒年份:生于1084年,逝于1166年。字与号: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主要经历:他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后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等职,但因与秦桧不合被免职。秦桧去世后,他再次出仕,任浙西提刑和台州知州。文学成就:曾几学识渊博,品行端正,对政务充满热情,其诗歌...

曾几是哪个朝代的?

曾几是南宋时期的。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曾几生平...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的意思是什么

2、出自:《三衢道中》作者:曾几,朝代:宋。3、原文: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释义: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

曾几是哪个朝代的人?

北宋末南宋初。曾畿(1085--1166),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另外,其诗风格清淡,词意...

猜你还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