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沿程阻力系数与雷诺数的关系实验中,雷诺数的数值范围很大(0.001~10^6),如果使用原数值进行作图,一方面会影响单位长度的选取,另一方面会使得所作图的坐标轴长度过长,出现图像失真情况,不利于数据分析。在对数值取对数之后,坐标轴的数据就转化成了原数值的次幂数,即0.001=10^-3转换成了-3,而10^6转化成了6,这样坐标轴的取值范围是[-3,6],使得图像更加...
在层流状态(V<Vk),沿程损失hf与流速V的一次方正比:hf=k1V 层流到紊流的过渡区,沿程损失hf与流速V的1.0~2.0方成正比;充分紊流区,沿程损失hf与流速V的2次方成正比,也称阻力平方区:hf=k2V^2 具体关系:(以圆管为例,直径为d)层流:hf=[32νL/(gd^2)]V 或 hf=(λL/d)V^2/...
当流体处于层流区、层紊过渡区或水力光滑区时,沿程损失系数λ只与雷诺数Re有关,所以水头损失相同。当流体处于过渡粗糙区时,沿程损失系数λ与雷诺数Re及相对粗糙度都有关,所以水头损失不同。当流体处于水力粗糙区时,沿程损失系数λ只与相对粗糙度有关,所以水头损失不同。
层流状态:在层流中,沿程阻力系数λ仅是雷诺数Re的函数,并与Re成反比。这意味着随着雷诺数的增加,沿程阻力系数会减小。层流到紊流过渡区:在这一区域内,沿程阻力系数λ也仅是雷诺数Re的函数,但其关系不再像层流中那样简单,可能表现出更为复杂的依赖关系。紊流状态:紊流光滑区:在此区域内,沿...
在达西公式中的λ即为沿程水头损失系数,也称沿程阻力系数。水流流态分为层流,过渡流和紊流。在层流中的沿程阻力系数为 至于过渡流和紊流中的沿程阻力系数,至今尚无理式。1933年,尼古拉兹对内壁用人工沙粒粗糙的圆管进行了广泛且深入的水力学实验,得到了沿程阻力系数与雷诺数(Re)的关系。1944年...
由尼古拉兹实验,在圆管紊流过渡区的沿程阻力系数λ与雷诺数和管壁相对粗糙度均有关。雷诺实验和尼古拉兹实验是流体力学史上经典的实验。其结论为阻力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根据尼古拉兹实验的结论,将实验曲线分为五个阻力区:层流区和紊流光滑区只与雷诺数有关;紊流过渡区与雷诺数和管壁相对粗糙度均有关;...
沿程阻力(直管阻力)损失的计算:h=λ(L/d)[V^2/(2g)]式中 λ——摩擦系数,与雷诺数Re和管壁粗糙度ε有关,可实验测定,也可计算得出。对于圆管层流:λ=/Re (雷诺数 Re=Vd/ν)管道的沿程阻力系数可查莫迪图,即λ、Re、k/d的关系曲线,k为管内壁的绝对粗糙度。
管道沿程阻力系数通常通过λ来表示,它与Re以及k/d有密切关系。Re与流速、管径和流体黏度有关,是描述流体流动状态的重要参数。计算公式:在圆管的层流状态下,阻力系数λ与雷诺数Re呈线性关系,即λ=/Re。在紊流状态下,特别是在粗糙区,λ的计算更为复杂,但可以通过经验公式或图表来估算。例如,...
管道沿程阻力系数是工程中一项关键参数,它反映了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所受到的阻力特性,通常通过λ(阻力系数)、Re(雷诺数,与流速、管径和流体黏度有关)以及k/d(管壁粗糙度与管径之比)的关系来描绘。计算管道沿程水头损失时,我们使用公式:h=λ(L/d)[V^2/(2g)],其中L为管道长度,V为...
计算雷诺数 Re:Re = 10 × 0.01 / 0.000015 = 66666.67 计算沿程阻力系数 λ:λ = 0.0055 × (1 + 2 × 10^4 × 3.2 × 10^-6 / 0.01 + 10^4 / 66666.67)^(1/3) ≈ 0.028 计算沿程阻力 △pm:△pm = 0.028 × 0.1 / 0.01 × 1.225 × 10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