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涉江》中的“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这句是借古代贤人的悲惨遭遇,表达了诗人对黑暗腐朽势力的切齿痛恨。纣王无道,比干直谏,被纣王剖心而死,这里说是菹醢(剁成肉酱)其实是一种艺术的夸张,更强烈的表达作者的情绪,此种手法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也有出现,如“七月七日长生殿”,史实是十月份的飞霜殿,这是历史事实为艺术事实让道,为了让文学作品更具表现力。中国民间历史故事:...
“比干菹醢”是一个历史典故,指的是商朝末年,比干被商纣王挖去心脏,强令食酒肉的故事。
这里提到的脯刑与醢刑相近,区别在于醢是剁成肉酱,脯则是晒成肉干涉江中说比干菹醢,但是比干明明是剖心啊,而菹醢的意思是剁成肉酱.屈原《涉江》中的“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这句是借古代贤人的悲惨遭遇,表达了诗人对黑暗腐朽势力的切齿痛恨。纣王无道,比干直谏,被纣王剖心而死,这里说是菹醢(...
用法举例:皇上被美色蒙蔽了双眼,乱用奸臣乱党,好的被撤职,真是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
”王逸注:“菹醢,龙逢、梅伯是也。”意思说屈原这句话是指夏末大臣关龙逢和商代贵族梅伯分别被夏桀和商纣菹醢。桀菹醢关龙逢,他书不言,惟见王逸此注。王逸:是东汉人,所言当有依据。纣菹醢梅伯之事又见于《吕氏春秋•行论篇》:“昔者纣为无道,杀梅伯而醢之,杀鬼侯而脯之,以礼...
“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中“比干菹醢”是什么意思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个人养老金适合哪些人投资?小费do9 2023-03-29 · TA获得超过138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7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8.3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翻译:忠臣不一定被任用啊,贤者不一定被推荐。出处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九章涉江》。原文节选,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译文:接舆剪去头发啊,桑扈裸体...
比干菹醢 。 与前世而皆然兮 , 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 , 固将重昏而终身 。 乱曰:鸾鸟凤皇 , 日以远兮。 燕雀乌鹊 ,巢堂坛兮 。 露申辛夷 ,死林薄兮 。 腥臊并御 , 芳不得薄兮 。 阴阳易位 , 时不当兮 。 怀信侘傺, 忽乎吾将行兮 。 【译文】 我自幼就喜好奇丽的衣服, 老...
比干菹醢37。与前世而皆然兮38,吾又何怨乎今之人!余将董道而不豫兮39,固将重昏而终身40。乱曰:鸾鸟凤皇41,日以远兮。燕雀乌鹊42,巢堂坛兮43。露申辛夷44,死林薄兮45。腥臊并御46,芳不得薄兮47。阴阳易位48,时不当兮49。怀信侘傺50,忽乎吾将行兮51! [注释]1.奇服:奇伟的服饰,是用来象征自己与众不...
中的句子:“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与前世而皆然兮。”在古代,菹醢是一种极其残忍的惩罚方式,用于对犯下严重罪行之人进行严厉的报复。伍子和比干是两个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他们的遭遇被用来作为菹醢刑罚的例证,警示后人。菹醢不仅象征着对罪行的极端惩罚,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犯罪行为的严苛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