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医学文献《医源资料库》中,"七恶"是一个专指疮疡病情严重时可能出现的七种危险征象的术语,首次见于《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这些征象是判断疮疡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的重要指标。历代医家对七恶的具体描述有所差异,如《太平圣惠方》所述,七恶包括:烦躁时咳嗽、腹痛口渴、腹泻不止、小便异常等为第一恶;脓液大量排出,疮口肿胀且恶臭,疼痛
六恶浮肿肠鸣泻 大便滑脱脏腑衰 七恶疮形如剥鳝
七恶:杀、盗、淫、妄言、两舌(搬弄是非)、恶口(新译粗恶语,以口伤人)、绮语(淫意不正之言词)。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佛家戒妄言恶语,故鲜少利嘴争辩。”【语业】语业,即口所说之业也,有善有恶。若妄言、绮语、恶口、两舌,即口恶业也;若不妄言、不绮语、不...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七杀是指七恶星,也就是天梁、天煞、天煞孤辰、天虚、天哭、天巫和天刑七颗星。这些星宿被认为有着破坏力和威力,因此被称作“七杀”。当这些星宿在命盘中相互交互作用时,通常被视为不好的现象,象征着厄运或病灾的到来。很多算命师都认为,拥有多个七杀星的人会经历很多危险和不...
所谓五善七恶是指综合局部和全身情况判断预后。所谓的意思是:所谓,所说的,用于复说、引证等,谓某些人所说的,含不承认之意。
此外,“七恶支”是指七种不道德的行为,包括杀生、偷盗、邪淫、妄言、绮语、恶口和两舌。这些行为被视为修行过程中的障碍,修行者应当尽力避免。在佛教心理学中,“七心界”包括耳、鼻、舌、身、意的六识加上意根,这是理解人类心理活动的重要概念。七佛是指维卫佛、式佛、随弃佛、拘留秦佛、拘那...
意思是:此人是一个很坏的坏蛋
第二恶为谋大逆,第三恶为谋叛,第四恶则为大不敬。大不敬分为两类:一是不敬神明,二是对御用之物有所懈怠。如偷盗佛像前祭祀之物,或在为帝王裁制衣服时出现小失误。建造御幸舟船时的瑕疵,或给帝王开出药物、食物犯了禁忌等,皆属此罪。第五恶为不道,第六恶为恶逆,第七恶为不孝,...
七恶 1、心恶:神智昏糊,心烦舌燥,疮色紫黑,言语呢喃 2、肝恶:身体强直,目难正视,疮流血水,惊悸时作 3、脾恶:形容消瘦,疮陷脓臭,不思饮食,纳药呕吐 4、肺恶:皮肤枯槁,谈多音哑,呼吸喘急,鼻翼煽动 5、肾恶:时渴引饮,面容惨黑,咽喉干燥,阴囊内缩 6、脏腑败坏:身体浮肿...
三恶谋叛,主要是指本朝官吏背叛朝廷而投奔外国或投降伪政权的行为。四恶恶逆,主要是指殴打和谋杀尊亲属的行为。五恶不道,是指杀无死罪者或杀人后而肢解的行为。六恶大不敬,凡对君主的人身及尊严有所侵犯之行为,都可认为是大不敬。七恶不孝,就是子女不事父母者。八恶不睦,即亲族之间...